近期,網友在刷 B 站的過程中,發現平臺上突然多了一些經典韓劇。
不止 B 站。年內至今,李英愛、宋承憲主演的《師任堂》上線芒果 TV;宋慧喬的《現在,正在分手中》出現在優酷;《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》《金秘書為何那樣》登陸愛奇藝。韓劇悄然回歸國內長視頻平臺。
韓劇曾是國內觀眾最喜愛的電視劇品類之一。
電視臺時代,跟外婆、媽媽一起追央視引進的《人魚小姐》《看了又看》,沉迷《大長今》《豪杰春香》《浪漫滿屋》不可自拔,是許多 90 后的童年回憶。
2016 年,《太陽的后裔》實現韓國 KBS 與愛奇藝同步開播,鑄就追劇盛況。據統計,該劇給愛奇藝帶來了 500 萬付費會員,錄得 1.9 億元收入。
豆瓣評分 9.7 的《請回答 1988》,對于愛奇藝而言,更是 " 鎮站之寶 " 一般的存在。每年冬天,都有一批網友在社媒上感嘆 " 又到了追 1988 的季節 "。
可以說,韓劇在中國流媒體平臺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背靠 BAT 三大金主爸爸的愛優騰則開啟買版權、拼自制內卷模式。頭部流量劇、腰部甜寵劇井噴,帶動網文 IP、影視版權價格以及演員片酬飆至天價。
愛優騰因此燒掉千億人民幣,卻始終沒能迎來盈利。
2021 年,文娛領域展開綜合治理,選秀綜藝、超前點播被監管叫停。
影視行業趨冷,愛優騰重新審視自身發展路徑,紛紛邁入降本增效、提質減量、盈利第一階段。
愛奇藝 CFO 王曉暉坦言:" 以前我們認為,特別小的垂類是有人看的,是能算過來帳的?,F在看來機會成本太高了。有這個精力和時間,不如去研發更多受眾更廣泛、題材更創新的 A+ 級和 S 級。S 級的劇有些是可遇不可求的,A+ 級的劇才有可能會出現黑馬,而在評審過程中認為是 A 級和 B 級的,其成為好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"
優酷高層在公開場合反復強調,不要鋪張要效率,不要偶像要演員,不要流量要價值。
騰訊視頻的 " 早春分享會 ",則拉來一幫影視行業合作伙伴,共同討論可控成本下的內容生產。
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,同質化嚴重的腰部甜寵劇最先成為長視頻平臺的 " 棄子 "。
去年底,制片人陳益韜自曝其《劍仙大人的風姿》項目黃了,因為臨開機被平臺砍掉而損失了 2000 萬," 影視寒冬,所有人都應該認清本質 "。
精品韓劇成為平臺補上腰部劇集缺口的不二之選。
這些韓劇已在韓國播出,經過了市場的檢驗,又在中國有一定的粉絲基礎,且已過熱播期,版權價格不會太高。雖是 " 過期韓劇 ",但低風險、高品質,頗具性價比。
整體看來,平臺引進韓劇是件好事:在長視頻行業轉型之際,抓來一條刺激競爭的 " 鯰魚 ",倒逼國內劇集制作公司產出更多好內容。
國產甜寵劇仍有市場。
只是在平臺縮減成本之后,國產甜寵劇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制作水準,才能讓平臺買單。
過去那種拉兩個偶像明星拍無腦小甜劇的路子,行不通了。